betway官网门阀政治是东晋时期国家治理模式的一大特征。北方长期战乱,迫使很多皇亲贵族和百姓选择到南方避乱,而南北门阀贵族的融合使得其与皇权达成了某种平衡。甚至出现士族门阀左右朝局的情况,门阀的存在,确保东晋在南方地区延续了百年。士族门阀高度与东晋的政治体系相融合,给这个偏安一隅的政权带来的后果主要有两个。
一是皇权旁落,士族门阀掌握了政治话语权;另一个是门阀政治加剧东晋社会的撕裂,不过这种对抗多数发生在上层阶级,平民阶层受到的影响有限。这种士族门阀掌控国家政治的治理模式是割据状态下的一次有效尝试。
事实上,掌控东晋王朝的门阀家族,大部分都是南方与北方门阀势力融合后形成的新势力,至于家族之间的融合模式,大抵是通过贸易联合或者是建立婚姻关系,来到南方的土地。
出身北方的皇室也不得不拿出既得利益与南方的大家族分享,而拿出一定数量的官位就成为皇室拉拢南方世族门阀的重要方式。有了官职之后,南方门阀势力便有了干预政治的渠道,并逐渐形成一种政治上的平衡。
为了生计,北方大家族来到南方之后,致力于开垦荒野,缓和与本地百姓之间的矛盾,北方门阀世族扎下根基后,也成为左右东晋政治环境的一股重要力量。
东晋政权的历史就是一部门阀政治的兴衰史,其基本的政治架构就是士族门阀与皇帝共天下,而没人可以取代皇帝的地位。在治理模式上,门阀政治突出士族利益,大家族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力,但是却不能取而代之。
不过对于江东豪族们来说,失去了北方地区的屏障之后,不得不重新考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对抗胡人的南侵,而司马政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这时的司马氏仍然是国家正统,具备一定的权威,至于实权,那当然还是自己垄断。东晋在政策上寻求各大家族间的利益平衡,不同时期有不同家族崭露头角负责引领国家发展。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似乎并没有过多的影响,门阀政治在家族轮转中得到更替,而皇权式微的结果就像是东周王室一样,最终在家族内斗中被取代。
最先开启东晋门阀政治的家族是琅琊王氏,正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政权的实权自开国皇帝司马睿时就落入世族手中,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王导。
当时东晋王朝内的:北方流亡集团、传统江南士族门阀还有司马睿政府,三者组成的“联合政府”正需要一位中间人来平衡各方利益,而王氏家族就是那个“中间商”。
对于各方势力来说,当利益分配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大家都更倾向于安稳,可王氏家族中的人非要挑战这个既定秩序,结果却让王氏逐渐没落下去。紧接着庾氏也没能握住权力,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桓温手中。
东晋的门阀政治在桓温手里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如果不是他三次北伐失败,那么他很可能成为新兴大一统王朝的开拓者,只可惜内部权力制衡的牵绊不允许他破坏既定的利益结构,只能在兴叹中将权柄交出。
此后,桓氏、谢氏共同执政,淝水之战后,前秦开始解体,北方再度陷入混乱之中,南北均势的局面再次呈现。
可惜的是双方都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是开启了新的皇权政治,而以皇权为幌子的门阀政治彻底走向了终结。纵观我国封建王朝发展史,如果没有东晋这百年来的门阀政治,那终究是不完美的。
这种多元结构、利益捆绑的统治模式,与周朝时期的诸侯割据完全不同,与南宋时期的文人政治也不一样,独树一帜的世族政治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新的篇章。
皇权旁落,各大家族轮替执政,稳定了南方的政治、经济环境,同时与北方流亡集团抱团,形成抵抗北方异族侵略的新势力。
这种多元化的权力结构,照顾到了各方利益,又加深了各方势力的牵绊,以至于抵住了淝水之战,却败在了三次北伐,内部利益格局,才是决定东晋王朝命运的关键,而东晋之后,我国的封建王朝再无门阀政治。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